“现在中窑湾排洪港排口横流的污水不见了,刺鼻的腥臭味没了,水质有了很大改善。”谈到身边环境的改善,近日,西塞山区新建区社区群众高兴地对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道。
此前,西塞山区纪委监委接到群众举报,反映中窑湾排洪港有废水直排长江,水体明显异味,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该区纪委监委立即将该问题转交区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区污指办等职能部门,并督促采取有力措施拧紧整改责任“发条”,确保问题真改彻改,还周边群众一片碧水蓝天。
西塞山区纪委监委举一反三,紧盯全区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运用大数据手段对比相关监测数据,发现全区4个监测点存在生活污水数据动态超标的情况。发挥“室组地”联合监督优势,建立党风政风监督室统筹协调、2个派出纪检监察组和5个镇(街)纪(工)委全程参与的“1+2+5”监督专班,深入排污口附近开展一线蹲点监督,现场检查生活污水直排设施维护责任落实、询问附近住户属地保洁卫生等有关情况,确保查出实情。
同时,该区纪委监委将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纳入全区运用大监督工作格局重点监督任务清单,督促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城管局等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并坚持“每周一汇总、每月一分析”,采取现场督办、约谈提醒等方式督促落实整改,形成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限时销号的监督闭环。截至目前,共开展现场督办11次,印发提示函6次,发现并推动问题整改11个。
“区纪委监委提出的问题很精准,整改建议的内容针对性很强,我们一定照单全收,深刻反思、认真整改。”该区生态环境分局主要负责人在问题反馈会上表态道。
针对监督中发现的生态环保领域中日常监管机制缺失、属地责任划分不清等问题,该区纪委监委深入分析问题原因,督促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区污指办强化主体责任,结合全区发展需求,聚焦生态环保工作中监督管理薄弱点、问题易发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机制7个,堵塞监管漏洞,推动常管长治。
“下一步,区纪委监委将持续加大黑臭水体治理监督力度,对履职不力的党员干部严肃问责,以实际行动守护好一方清水。”该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黄石市西塞山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