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湖北省监察委员会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通市县 >> 正文

巡察微故事丨800亩稻田及时“解渴”

发布时间:2025-06-10 |  来源: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堵塞的引水道修好了,水渠通水了,感谢你们解决村里稻田灌溉用水的大问题。”见到枣阳市委第四巡察组工作人员,正在田间劳作的太平镇郭王村村民老赵一边移栽秧苗一边说。

随着泵站机组轰鸣声响起,清澈的水流涌入田间沟渠,老赵等100余户稻农抢抓农时、引水犁田,水稻秧苗顺利入田,呈现出一派繁忙的耕种景象。

今年5月初,枣阳市委第四巡察组在太平镇郭王村开展常规巡察时发现,因持续干旱少雨,为该村农业灌溉供水的罗桥水库水位持续下降,从水库通往该村的引水道又淤积严重,造成该村的高河泵站无法正常提水灌溉。

当时正值水稻秧苗移栽关键期,全村800亩水田面临“无水可用”的困境,群众心急如焚。巡察组了解情况后当即将该问题列为“立行立改”事项,向太平镇党委发出整改督办函,要求以最快速度解决农田灌溉难题。

太平镇党委及时召开相关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由镇党委书记牵头成立整改专班,协调水利部门技术骨干现场指导,制定清淤方案。针对引水道淤积严重、机械作业空间狭窄、石块混杂等难题,整改专班决定采取“人工+机械”协同作业模式,投入挖掘机2台、运输车3台,组织十余名施工人员分班轮换作业,科学规划清淤路线,确保整改工作高效推进。

“我们采用分层剥离、分段清理的方式,连续72小时奋战,累计清理淤泥9000余立方米,疏通引水渠300多米,成功恢复泵站抽水功能。”施工队负责人杜艳超说道。

同时,该镇以此立行立改事项为契机,建立“巡察整改+长效管护”机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维护制度,明确泵站、渠道等水利设施的定期巡查和清淤责任,并通过“村集体+农户”共管模式,发动村民参与日常管护,形成共建共治合力。

巡察不仅要精准发现问题,更要有力推动问题解决。今年以来,枣阳市委巡察办以“短平快”方式推动解决民生痛点,压紧压实整改部门主体责任,实现“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成果运用”良性循环,有力有效推动“问题清单”变成群众“幸福账单”。截至目前,本轮巡察共开展走访入户2800余次,发现问题3125个,推动立行立改事项54件。(涂新玉 马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