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大罢工,施洋当先锋,胸怀一腔血,舍身为民众。我们学施洋,正义记心中。清正与廉洁,丝毫不放松。”在武汉关小学,老师带着孩子们用武汉方言演唱《廉洁歌》,这首韵味十足又内涵丰富的“武汉童谣”由师生自己编创,深受大家喜爱。
近年来,武汉市教育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照清廉湖北建设部署安排,从制度固廉、监督护廉、文化润廉等方面入手,全域推进清廉学校建设,营造更加清朗的党风、政风、校风、教风、学风。
制度固廉 夯实清廉学校建设基础
武汉市建立清廉学校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双清单”,着力构建“党组织主体责任、纪检组织监督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职责”的责任体系。市教育局制发关于推进清廉学校建设的相关实施方案、考评实施方案、考核评价标准等文件,明确重点项目、考评标准等指标细则,通过领导包保督办、召开现场推进会、工作调度会、专家座谈会等形式,夯实“全链条”责任,全过程推进清廉学校建设。
武汉市教育局坚持把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清廉学校建设的重点,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措施》《关于深化党员干部纪律教育工作的若干措施》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督促各校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准入、绩效考核、评审推荐、评优评先、职务晋升、岗位聘用等工作的首要依据,引导广大教师努力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2024年,全市2名教师入选国家第八批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24名教师获评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和“荆楚好老师”。
为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校,提升学校治理能力与水平,市教育局结合实际制发《学生校内申诉处理办法》《教师校内申诉处理办法》《家长委员会工作规程》三项制度,落实《武汉市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责任清单》57条,完善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机制,推进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清单》,为良好的教育政治生态提供切实的制度保障,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监督护廉 筑牢清廉学校建设防线
“不给学生贴上分数标签,不只关注学习好的学生而忽视其他学生;规范食堂收支行为,切实落实校领导陪餐制度;完善教育资助体系,规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办法……”武汉市钢都中学进一步规范教育、管理、服务各环节的标准和要求,促进干部教师规范行为、严守廉洁底线。
权力要关进“笼子”里、晒在“阳光”下。武汉市教育局督促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用好小微权力清单、办学行为负面清单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定家长委员会负面事项清单,巩固‘一校一册’廉政风险防控网,推动权力规范运行。
江夏区大花岭小学成立了膳食委员会,家长代表可以深度参与食堂管理,和后勤部门共同制定食谱,为学生健康成长出谋划策。此外,学校还在校服征订、学生研学等工作中充分听取家委会意见,充分保障学生和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图为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督查学校学生食堂,查阅食堂工作人员健康证
聚焦招标采购、食堂管理、工程建设等“微腐败”重点领域,市教育局强力推进全市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中小学教学设备和固定资产采购管理不规范问题专项整治,开展全面自查、联动督查、交叉检查,督促全市中小学强化内部监管,织密“监督网”。同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已受理教育收费投诉281件,查实12件,清退违规收费20余万元。
为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教育局在全市推进教育行风评议,将全市916所义务教育学校、3421个内设部门纳入评议范围,聚焦收费管理、有偿补课、食堂管理、校服管理、教辅材料征订管理、校园安全及周边治理等“六大类”问题,开展服务学生满意度评议,发挥数字监督作用。截至目前,共受理11378件,按时办结11011件,满意率99.26%。
文化润廉 形成清廉学校建设氛围
近期,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水果湖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等中小学将思政课堂搬进省档案馆,通过“线下课堂”与“线上直播”的方式,引导师生代表们品读红色档案,聆听档案故事,唱响红色歌曲。
2024年,武汉市推进中小学思政课共同体建设提质扩面,发挥22所试点中小学辐射带动作用,在全市200所中小学常规性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系列专题,以师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讲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引导广大师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全市多所学校积极开发清廉“选修课”,将廉洁教育和教学深度融合,培育出了“一校一品”的清廉文化特色。武昌区实验幼儿园开发了“清廉教育劳动主题下的五育融合课程”;光谷第二高级中学与光谷为明实验学校联合举办“踔厉奋发向未来”主题音乐党课,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与文艺展演结合起来,通过活动教育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此外,该市不断丰富拓展教育载体,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清廉特色品牌活动,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启动清廉学校共同体建设,开展清廉学校建设先进做法征集活动。武汉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妇联联合开展“传习好家风 文明润万家”亲子教育短视频征集宣传活动,收获超过100万人次浏览点赞,推动好家风和好校风相得益彰。
图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马丹与学生一起载歌载舞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全国最美教师、全国最美志愿者、“书信校长”等一批优秀教师不断涌现,全市3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选送的思政“金课”案例入选2023年度全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清廉学校建设推动着武汉教育不断迈向更高台阶。(武汉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