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优良作风的生成之源,也是保持党员干部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2023年以来,荆门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强力推进不担当不作为、酒驾醉驾和黄赌毒、违规吃喝、会风会纪“四个专项整治”,谋划打出一套“组合拳”,助力提振全市党员干部精气神,推动营造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良好政治生态,为荆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作风保障。
创新载体、靶向治理,“两个畅通”促担当
图为《畅通工程·荆天办》节目现场
“‘荆’天办,马上办”——在荆门,这句话已成为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的口头禅。2023年以来,荆门市纪委监委将畅通群众和企业诉求的反映和解决渠道(简称“两个畅通”)作为抓手,3月份在全市启动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等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荆门电视台每周四晚8点播出的《畅通工程·荆天办》公共对话节目,则是该市精准整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的全新载体。
该节目聚焦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市场主体、人民群众与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面对面对话、理性沟通,促进问题解决。目前,节目已播出38期,共有110批次领导干部参加,有效推动解决问题70多个,受益群众达80万人。
除运用《畅通工程·荆天办》电视节目进行问政,该市还高效搭建“两个畅通”平台,整合全市34条政务服务热线及7个涉企、民生平台对接到12345热线,并推动12345热线与网络舆情平台、信访平台的信息互通,实现12345热线全天候“一号对外”服务,有效解决群众和企业多头投诉、重复投诉、多头办理、标准不一的问题。
立足纪检监察职能职责,该市纪委监委加强与市“两个畅通”工作、专项整治牵头单位的协调联动,定期沟通情况,共同建立问题清单备案、签字背书、线索定期移送、会商协调等工作机制,实行信息互通、力量统筹、工作联动、成果共用。同时,市纪委监委对“两个畅通”工作《群众和企业诉求办理情况》定期进行分析,排查梳理涉及群众和企业热点难点问题,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摸排核实。截至目前,荆门市纪委监委通过“两个畅通”共受理并推动解决各类诉求30.3万件,企业和群众满意率达99.9%;发现并查处不担当不作为干部105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4人。
立体监管、联合施策,重拳整治刹顽疾
“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特别是要加强‘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约束。”
“对工作不重视,措施不落实,发生酒驾醉驾、‘黄赌毒’等问题的单位,一律倒查追究所在单位党组织主体责任,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领导一岗双责。”
2023年年初,荆门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就《关于印发<关于开展中共党员、公职人员“黄赌毒”问题和严重交通违法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答记者问,持续释放有责必追的强烈信号。
据悉,根据省委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荆门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等部门联合行动,开展中共党员、公职人员“黄赌毒”和严重交通违法问题专项整治。2023年9月,市纪委监委又下发《关于严格实行责任倒查坚决防止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酒驾醉驾、参与“黄赌毒”等违纪违法问题发生的通知》,进一步巩固专项整治成效,从严正风肃纪。
图为近期,荆门市开展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酒驾醉驾排查
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按照要求开展自查自纠,“一把手”签字背书后向市纪委监委报送自查自纠情况。经过自查,市直单位发现问题线索31件,县市区发现问题线索449件。同时,市纪委监委协调市委组织部、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市公安局等部门,利用“大数据”筛查比对全市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信息和2017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查处的“黄赌毒”和严重交通违法问题台账,发现有价值信息3262条。经会商研判,转化为问题线索1231件,其中倒查追究县处级干部“第一责任人责任”12人,均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纪依法精准研判、审慎处置,确保案件质量和惩治效果有机统一。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市共立案47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65人,对9个典型案例通报曝光。
各县市区也结合工作需求,自选动作出实招。通过重拳整治,全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纪法观念、规矩意识进一步增强,“开车不喝酒”“远离毒品”等观念深植党员干部群众心中,有效促进社会风气净化,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纠建并举、宣教警示,“舌尖治理”树新风
2023年上半年,全省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启动后,荆门市各级纪检监机关坚持“线上”+“线下”双驱动模式,在“常”和“长”上做足宣教功夫,切实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自觉的整治氛围,助力涵养新风正气。
该市纪委监委制定集中暗访检查工作方案,围绕5个方面整治重点,建立“1+5+18”(1个明察暗访小分队、5个监督检查室、18个派驻派出机构)监督体系,统筹市县乡、室组地监督力量,并从公安、市场监管、税务、新闻媒体等单位抽调人员参与检查。
同时,对在办留置案件逐案过筛,督促留置对象全面交待组织、参与违规吃喝,插手干预、请托说情等问题,共深挖问题线索8件。截至目前,全市组建专班23个,开展监督检查503次,共核查问题70件,查实问题线索50件,立案30件50人,办结28件48人,处理处分党员干部100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8人。
该市纪委监委坚持把一体推进“三不腐”的理念贯穿于专项整治全过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通报10起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深化以案促改,做实违规吃喝典型案例“三书一报告”,共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12份。推进建章立制,督促案发单位、作风建设主管部门查找管理漏洞,健全制度规范,共督促出台制度24件,如市政府国资委制定《市属企业领导人员违规吃喝负面清单》,界定业务、商务、外事、公务四类招待标准,为国有企业“立规矩、明底线”。
整肃会纪、提质增效,凝神聚力谋发展
“最近明显感觉会议少了很多,而且议程精简、干货满满,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主责主业工作中!”近日,面对前来回访的沙洋县纪检监察干部,拾回桥镇党委副书记宋瑞说。
会风会纪是体现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窗口。2023年以来,荆门市各县(市、区)党委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端正会风、严肃会纪作为改进作风、提升效率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
荆门市纪委监委协助市委办公室制定出台《县(市、区)分会场会风会纪评价操作办法(试行)》,每两次会议后,市纪委监委、市委督查室综合各县(市、区)分会场会风会纪评价情况并进行排名通报,对连续两次通报排名最后一位的县(市、区),由市纪委监委下发《会风会纪整改提醒函》,督促进行整改。
沙洋县各地各单位深入查找“工作中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照抄照搬、机械执行,或者将任务向下级部门、基层一交了之”等问题,并制定《沙洋县2023年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的责任分解》,县纪委监委严肃查处增加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023年以来,针对相关问题处理处分11人次。
“我们将持续聚焦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整治,以响鼓重锤奏响实干担当乐章、以坚定毅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凝聚担当作为的奋斗力量,升腾干事创业的强大气场,奋力开启建好示范区、建功先行区的新征程。”荆门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王小慧)